成功案例

/ Cases

北京市朝阳区财政支出管理信息系统

2014-12-19

一、项目背景

北京市政府要求各委办局做到“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素质高”,北京市财政体制完善的核心思想:强化基础工作,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结合市财政体制调整和区对街乡财政体制调整,明确提出了区县财政管理的总体方向:通过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强化基础工作,科学划分并量化事权,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近年来,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带动经济迅猛发展,财政收入和支出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给财政项目支出的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让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财政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局财政支出项目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以不同的格式分散存在于不同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中或以纸面形式存在,财政局工作人员不能对数据有效的查找与访问。同时,由于这些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很难把它们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展现,无法为领导和相关支出科室提供有效的项目支出和决策支持等服务。资源配置的合理安排,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而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基础上。目前政府各部门各自掌握着大量的基础信息,有着还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过去没有在数据整合基础上的单一决策机制,常常解决了一个问题,忽略甚至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所以财政局决策迫切需要基于一些真实的数据,形象的通过GIS和数据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可视化展示,“用脑袋决策”结合“用眼睛说话”,让决策更有可操作性。

因此,财政局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摸底调查,搞清楚财政支出管理中的基础信息资源的真实性资料,短期目标是为市区财政体制调整服务,长期目标则是掌握政府部门真实的基础资源,从而为财政支出预算控制管理、监督控制和投资决策服务。


二、项目成果

 

朝阳区财政支出基础数据系统从2005年3月开始建设,到2010年3月,累计进行了四期的项目建设和不断的数据更新工作。主要是采集完善相关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各事权单位的数据采集,让系统的数据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让系统保持最新的真实数据,为财政局财政预算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形成了财政支出的基础数据支撑体系。

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囊括了11大类,40多小类,100多个时间点的与财政支出相关的电子地图数据,完成了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主要特点:

     运用电子地图和遥感影像图管理财政支出对象;

     规范化与标准化,制定了财政支出对象数据采集流程标准和财政支出对象数据标准;

     方便实用,紧密结合财政预算及支出审核业务;

     易扩展,可以扩展对多种财务支出对象的管理。


三、实施历程

 

2005年3月财政局提出建设“财政支出管理系统”,都要需求调研和数据采集标准的研究和制度,建立了以资源地图为核心,查询统计、事权管理为实现的财政支出管理系统的雏形,并对几类主要的资源信息的普查、核算。

随时间的推移,以及朝阳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期项目中采集的部分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采集核实;同时又有大量的新增数据需要补充到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所以在2007年8月份财政局启动了二期系统的建设。

2008年5月到2009年2月间进行了系统的第三期建设,本次建设除了对系统中道路、绿化、水系和公厕垃圾楼等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普查,主要是对原有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了升级,采用了全新的通用查询和通用统计模块,使查询和统计的性能大幅度提高。

2009年的12月至2010年3月系统的第四期建设主要是完善和更新了系统的一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