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关于“数字经济”,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2024-3-13

2024年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聚焦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共商国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这一背景下,今年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及数据场景应用等关键词频频亮相,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01  关于发展方向

赵柏基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

为给各行各业的数据要素协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建议尽快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正式稿,并出台涉及十二个领域的配套指引细则。同时,建议相关部门,例如国家数据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委,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研究出台包括税收优惠、荣誉认定、金融扶持等激励措施。

邵志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

目前国产大模型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算力资源供应短期内仍然紧张,高质量数据成为严重掣肘,大模型训练的工程化有短板,应用方向同质化。

针对国产大模型发展的上述问题,邵志清提出了四点对应的解法。

第一是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构建公共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基于国产GPU芯片的大型智算中心。在认证评估、市场推广、政府采购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国内模型企业优先使用国产算力平台,加快国产芯片规模应用和技术迭代。选取3至5个企业不同型号的国产芯片进行测试验证,在形成良性竞争的同时避免市场单一依赖。通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按需使用的低成本算力,降低大模型训练门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主体能够参与到大模型的开发应用过程中,为大模型的创新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第二是加强数据语料供给,提升大模型研发支撑能力。由政府牵头、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参与,共同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通过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保障各参与单位的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障语料库建设的公共属性,服务于大模型应用,杜绝数据垄断。加强监管,从训练数据集的源头保障大模型应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是强化工程实施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高度结合,提升训练效率,降低资源闲置。鼓励应用创新,保持算力平台的高效率。倡导绿色节能,结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将非实时的训练工作转移到西部能源资源充沛的地区,做到“东数西训”,提升大模型产业发展的能耗水平,保障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建设行业标准,提高大模型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大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适性。

第四是加快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牵引成果落地应用。建立常态化机制,重点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化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引导行业用户向大模型厂商开放有价值的核心业务场景,进一步整合并开放行业数据,开展大模型应用试点,推动大模型在应用中不断提升能力。鼓励大模型团队找准行业或场景数据优势错位发展,探索大模型商业化模式和产业化发展路径。

秦荣生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当前,加快构建数据交易市场对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交易新生态,形成以数据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些区域性的数据交易场所,但至今未建立全国性的数据交易市场,不利于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充分流通交易。因此,建议基于已有的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经验,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3个左右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便于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易。首先,中央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国数据交易市场总体建设规划,明确数据交易主管部门的职责,以避免“政出多门”情况的发生。其次,需要构建更加多元化和灵活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在境内外的流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不同对象的数据交易需求,提升数据交易的效率、安全性和合规性。最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数据交易活动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杨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

当前,AI大模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推动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快从“+AI”向“AI+”转变。

杨杰建议,统筹推进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夯实“AI+”发展根基。强化“四类智能”的有机融合与系统创新,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促进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他还建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打造“AI+”产业高地。以推进AI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核心环节为方向,聚焦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领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助手、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一批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创新应用。

02  关于场景应用

徐玖平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提高极端天气事件下城市智慧韧性治理效能的四点建议:

一、完善智慧韧性指挥体系,建强应急响应系统。设定科学智慧的应急工作机制,除了将党委、政府纳入指挥体系,还要组建特定领域和专业的参谋团队,加强智慧高效的指挥体系与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形成专常兼备、责任明晰、一体作战的指挥结构,确保上下贯通、一体应对。通过运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等智能设备,对灾害现场开展第一时间的指挥调度工作,提升应急指挥效率。

二、健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智慧应急平台。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打通城市治理的多重边界,构建新型数据共享方式,增强治理主体间的协作共识,实现跨部门的高效协同治理。通过多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因降雨、降雪等极端天气导致的紧急类诉求实时派转到责任单位。依托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智慧应急平台,推进从“数据到智慧”的全链条管理,有效提高极端天气事件下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三、做好重点地区防范措施,加强隐患排查管控。气象局应当建立数智化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和隐患点的识别,精准提供气象分析、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应急部门应当运用数智化管理技术,落实到边到底的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电力部门应当整合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结合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加强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电网设备的特巡及红外测温工作,做好重要配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治理。

四、夯实领导干部抗灾责任,培育城市安全韧性。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设互联互通、统一安全的数智化监督平台,明确领导干部在灾害发生时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对在灾难发生时擅离职守、临阵退缩、贻误战机的干部,依法追责问责。利用AR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在突发险情、灾情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在灾害应对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促进城市安全韧性的不断提升。

周鸿祎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通用大模型在企业级场景中无法直接应用,发展垂直化和企业化的大模型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周鸿祎建议,一是政府、央国企应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聚焦“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助力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转智改。二是建议鼓励企业在定制AI大模型前,做好知识管理,将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知识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训练,深入企业级场景,满足企业需求。三是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价值。

刘宏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数智力量”的五个建议:

一是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升级,筑牢乡村振兴网络基础。建议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发挥国有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加快在农村地区“双千兆”网络部署,规模推进农村地区5G网络建设,推动千兆光纤网络向有需求、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同网同速”。

二是推进数字乡村平台载体升级,构建服务“三农”数字生态。建议发挥平台载体作用,促进服务“三农”的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入口互通、农户互通、服务互通、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平台汇聚作用,通过汇聚产品供应方、服务提供方、需求消费方、应用开发方,建强数字乡村平台化服务产业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治理全方位需要,例如提供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安乡村监控、老幼视频看护等服务。发挥平台数据驱动作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汇聚分析,提供精准服务,让数字化、AI等充分赋能乡村数字全图景。

三是推进数字乡村生产方式升级,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议加快智慧农业技术推广,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支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农产品的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高产业链效率。加快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帮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推进数字乡村生活方式升级,满足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教育资源质量,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推广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农村学生提供与城市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医疗资源质量,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视频诊疗、在线健康咨询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智慧医疗设备的应用,如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实时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文化资源质量,利用数字技术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如云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

五是推进数字乡村治理方式升级,保障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做好乡村服务“最后一百米”。推动在线公共服务,如涉农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监管、便民服务项目的协同化、在线化,提升农村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确保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智慧党建建设,深化农村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化建设,丰富党建信息化综合平台功能,加快基层党组织“上云”,夯实农村党建基础。

03  关于安全立法

陈淑贤  全国人大代表、深桑达A下属企业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测试组技术主管

全国人大尽快启动数据专项立法,从法理上确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明确产权的属性、归属以及权利和义务,保护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享有的合法权利。

林洁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

当前,尽管有数据政策确认了数据权益,但是在全国性立法层面并没有对数据确权作出规定,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权利保障和责任承担均缺少法律依据。

林洁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启动数据专项立法,通过法律确立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明确数据产权的属性、归属以及权利和义务,确保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同时,制定国家数据要素登记制度,为各地开展数据要素登记工作提供指导。

统筹推进全国数据交易场所布局建设,面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已成立的数据交易场所,遴选试点承担国家级数据交易所职能。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场所建设相关制度,推动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交易市场体系。

04  关于人才培养

陈松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建议尽快优化有关政策,切实加强我国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的能力基础,夯实数字中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根基。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尽快将统计学纳入“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一是明确将统计学纳入现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强基招生专业中,加大对统计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二是明确将统计学纳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尽快在全国高校中遴选补充一批统计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补齐统计学基础研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短板。

第二,加强统计与数据科学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为了培养高水平数据分析人才,将统计学纳入国家“101计划”,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系统性建设统计学教材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数字中国建设的统计与数据科学核心课程体系,并在全国高校中逐步推广。

第三,加大统计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统计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点;二是在经费投入、招生名额、推免比例、长江学者和教学名师评审等方面给予统计学以其他基础学科同样的政策倾斜;三是布局建设若干统计学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雷军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雷军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是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二是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如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从海外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吸引企业高级人才和行业专家进入高校授课;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如传统理工科专业、医学、金融、文史、艺术类等。

第三是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建议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其应用将愈发广泛和深入,不仅将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更将引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来源:人民网、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发布、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证券日报、新京报、财联社、中国信息报